九省通衢,南船北馬,商賈云集,造就了歷史上“運河四大都市”之一的淮安“襟吳帶楚客多游,壯麗東南第一州”的盛世繁華。
“清淮八十里,臨流半酒家”。美食,是淮安繁華的主要標志之一,特色便是淮揚菜。
淮揚菜是四大傳統菜系之一,榮登“開國第一宴”。2021年,淮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“世界美食之都”。
說起淮揚菜,不得不提在淮安家喻戶曉的古文樓。乾隆年間,陳氏家族在河下花巷建起茶樓,取名“友樓”,意為“以茶會友”的樓寓,是蘇浙師爺、徽商晉賈、文人墨客聚會的佳所,飛花斗聯、吟詩作畫成為這里風韻雅事。
乾隆十六年(1751年),皇帝南巡,大學士紀昀伴駕,君臣倆微服臨幸文樓,欣然參與賽詩斗聯,卻被一老翁隨口說出的“小大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東西”上聯所難,留下趣聞佳話。200多年來,無數文人雅士、游人食客躍躍欲試,至今卻無人對出下聯。
淮揚菜經典云集,典故眾多。平橋豆腐便是其中一道頗具傳奇色彩和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。
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,皇帝第三次南巡,駐蹕淮安平橋鎮富豪林秉直家。當林秉直親自把一道菜端上時,瞬間香氣盈室?;实奂毱分?,圣心大悅,高興地問:此為何菜?林秉直回稟:此菜叫鯽魚腦燴豆腐,是他家的常便菜?;实鄹袊@道:我堂堂一國之主也未能頓頓吃上這樣的美味。贊譽此菜為“天下第一菜”。平橋豆腐隨之美名遠揚?;实圩詈笠淮文涎?,駐蹕如今清江浦區清晏園的河道總督府,共進御膳四次,三次欽點了平橋豆腐。
平橋豆腐選用當地的軟豆腐,切成菱形小塊(雀舌狀),焯水備用,配以蝦仁丁、香菇丁、火腿丁、香菜沫,將炒鍋置旺火燒熱,淋入豬油,蔥、姜、蒜下鍋,煸出香味,加入豆腐和配料熱炒,稍后,加入雞湯,淀粉勾芡,出鍋后淋上香油。平橋豆腐湯熱味香,鮮嫩油滑,口感綿軟,清素入肺。
如今,平橋豆腐已經成為尋常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美味。